台湾精致农业成功之路(中)
发布时间:2018-07-17 09:16:33
来源:原创
第三节 台湾生物科技研发方向简介
一、 基因转殖
约20年前,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世界上一些生物科学家,已将某些植物基因中的部分酵素、药物及其他蛋白质转入烟草中,以进行药物的生产制造,所产生的特殊蛋白质基因,再转入玉米等植物中,再从收成物中萃取特定蛋白质。此项利用转基因植物来生产特殊蛋白质,亦即植物工厂生产的药品,兼具安全性及经济效益,成本可降至1%~5%。
把植物作为医药品的生产系统,具备各种优点,除不需高度技术和大量资金及降低成本外,最重要的是当需求量突增时,即扩大种植面积。
预期未来50年,利用转殖基因技术生产医药产品,将是一股新潮流,而经过基因改良过的猪、羊等动物,未来将可作为异种器官移植的来源,有部分生物科技研发公司则利用先进的基因工程技术,将基因转殖到家禽,希望借母禽输卵管为生物反应器,以大量生产医药产品。
二、 基因改良
为促使农业生物科技的发展,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影响,以提供更多的食品选择与更好的营养价值,增进整体人类的福祉。目前将任何一个已知的基因转入原本不相干的作物中,几乎已不成问题,如基因改造大豆、油菜子、玉米及棉花,多应用于大面积种植时的抗杀草剂与抗虫性上,使用改造出的产品具有抗病、抗逆境,增加营养成分或是改进品质特性等,但目前对于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尚有争议。
三、 中草药科学化
全世界包括大陆在内的中草药研究,以医治心血管疾病、癌症、中枢神经系统、免疫调节及抗血小板凝结等为主。在积极提升中草药材的培育与萃取各种成分方面,转基因技术的生物科技已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受到瞩目。尤其抗癌食品方面已有成效,可以增强肺癌患者的免疫力,使存活期从4个月延长10倍。由于成效卓著,直接进入第三期临床实验,中草药复方首次获得美国政府同意进行极严格的科学临床实验,为中药科学化树立了典范。
四、 自然有机健康食品
近年来欧美市场的改变,使机能性的健康食品已经融入饮食习惯及日常生活当中,诸多对人体保健有助益的药品,在获得药物生产许可之前,大多以健康食品形态先行上市运作,不仅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膳食补充剂等营养元素,其中一些已达到了天然的食品或有机食品的标准。这些成果制造或萃取95%是生物科技方式生产,而非化学处理。
五、 蛋白质体学
蛋白质是细胞内执行基因指令及细胞功能的主要分子。蛋白质体学是研究细胞内不同蛋白质在不同的生理或病理状态下量与质的变化。基因解码后,生物学家可利用遗传工程技术将基因表现成为蛋白质,再加以纯化后,便可研究构造与功能。其生理功能的破译是产生新药的重要泉源。
人类基因可制造的蛋白质数量及种类,远超过低等生物,人类有30亿对碱基,目前了解的不到20%,蛋白质学的复杂性、功能性,也造就基因体学及蛋白质学开发的广大空间。因为蛋白质体构造的多样性,亦为新药开发提供重要的目标。而生物技术产业的重点,也由高效排序进展到高效速蛋白质学。人类基因会根据不同的需要,制造出不同的蛋白质和其他物质,再分割或与其他物质合并,从而发挥不同的功能。
蛋白质的任务,是产生能量,分解废物,对抗病毒。在人类所有基因中,已经了解其功能的不到40%,谁能掌握其余未知的基因对健康或疾病的影响,将这些资讯当做发展预防医学、疾病治疗或新药开发上,就能找到无限商机。细胞根据基因的样本来制造蛋白质,基因的解码,让人类可以更快速了解到其中奥秘,进而透过蛋白质体学的研究,加速新药的开发,有助于解决疾病的治疗。
六、 胚胎干细胞
应用干原细胞发展再生医学科技,即将成为热门新趋势。血液干原细胞可转化成其他组织细胞,如肝脏细胞、肌肉细胞等,对有器官疾病者而言,利用血液干原细胞更新或修复病坏、老化组织,将是未来根本治疗的新方式。
第四节 台湾知识经济时代的农业创新
一、 知识经济的创新与传播
随着资讯科技快速进展和知识的大量累积应用,全球经济发展已迈入知识经济新纪元。在这样一个强调知识与资讯的创造、流通、运用与增值的经济体系下,驱动经济成长的项目创新与活动较以往大为不同。以农业为基础的科技政策在知识经济时代,能更有效率地整合、研发多方农业资源,结合节能减排,绿色循环科技便可创造出更多的农业新知识与新观念。
为探讨知识经济体系下的农业,首先要探讨研究社会结构的偏差,处在底层的农民工(农业户口),种地挣钱比城里人的工资低得太多,单位招工待遇不同,退休又无工资,看病花自己的钱,城里人可以单位报销,农村孩子受教育条件落后,连当兵的条件也都苛刻。美国是世界上人口流动最频繁的国家之一,凭着9位数号码终生不变,因此可以随意搬家、换工作或出国。台湾地区现行户籍制度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落差,同样的农户省市不同,城乡差更多。
先进国家或地区无论在学术研究上,还是在产官学合作上,都是处于一种高度竞争的状态,农业方面亦然。企业家搞农业尤其是要全方位地配合,才能有创新独到的成就,毕竟曲高和寡是无法获得市场的认同。农业从科学研究到技术开发之间的“知识”,是经过千百年时间的累积,只不过利用现今的科技,更能快速地处理与掌握每一个环节,并随着资讯科技的进步,才能大量、快速地跨国界传播。
二、 农业科技创新系统
农业创新系统是以政体为单位,利用新兴科技的发展,将互相有关联的主体组织化。从农业知识的创造、应用、转移,政策拟定执行,计划经济的分配,农地的规划,实际的运作,实验改良及世界气候的变迁,大自然环境的改变,流行病疫的趋势、传染、疫苗的生产等,形成一个网络架构,由此政府才得以制定或修正相对的有效政策。
(一) 农政主管部门
层层负责农业的大小官员,都是居于主导的地位,政策的拟定、执行、推广或区域耕作,计划耕作养殖,农地整合,或因应季节、天候的调配,都应该是全面考量。
(二) 研究机构
主管机关及相关部门、私人科研组织或大学相关科研机构等,应定期集中探讨,团结分工、交互支援,在既有基础上再求创新进步。
(三) 企业厂商
提供资金,集结人才,设立生产线,打开市场通路等。
(四) 大学、专科学院
相关农业科系,在专业教授带领下,训练中层干部及培养从事农业的人才,依政策方向,直接走入农场或牧场田间。
(五) 农业户
包含农、林、渔、牧为直接落实在田野中,他们是最辛勤的广大族群。
三、 农业科技发展的关键
(一) 科技园区
1. 鼓励企业集中投资开发,配合政策奖励,进行农业科技的精研。
2. 鼓励大专学院教授学者创业,成立自己的公司或结合企业中下游联盟。
3. 农业金融体系的进驻,在资金、财务与管理上,协助前两项,以加速农业科技产业的成长与发展。
(二) 人才
人是知识的创造者、流通者与应用者,知识通常是个人或组织经过实际运作而累积经验,它需要通过人来表达或传播、执行,无论人际网路或产业集群,在知识扩散机制中,人扮演的是关键的角色。
物种改良、农产品研发、技术创新,需要各种训练有素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农业生物科技产业的技术特色,是整合其他技术以应用于与生命健康有关的产品或技术平台,都需要人来将产品的生产活动化、具体化。如何整合各种专业知识与技术于农产品中,是人才在农业发展进步中的关键。
(三) 资金
新农业创新活动所创造的知识,具有公共特质;而农业知识的产生,又直接外溢到整个经济体系,惠及厂商及所有消费者。往往个别厂商在研发创新中的意愿也就不高,致使研发方面的投资就低于理想的水准,造成市场活水注入偏低现象。为此,政府必须把住研发经费及建设基金,以税租减免、研发补贴、农产品免税提高投资者的意愿。
(四) 接轨世界
动物生产所需养分从食物获取,植物生长则要靠后天给予,叫做肥料。而人一日三餐中少不了从动物或植物来汲取成长的要素。不论亚洲人、非洲人或美国人,农粮问题是世界性大问题,也是分配不太均匀的产业。
美国四大家族从40年前开始,在中南美洲国家大面积地开垦,美其名曰帮助落后的弱势国家解决粮食问题,于是,大农场、大牧场一个个设立,种子、技术、机械都由美国提供。如今这些中南美洲国家,因为粮价年年增长,而大批生产的农作物谷类80%掌握在美国人手里,国内缺粮还需向美国购买。所以农业资讯,农产品供需流通,都是跨国性的活动与贸易,如何取得平衡与普及,需要用世界观来面对。
(五) 技术
对于个别产品或技术、种子等的开发成功,事前无法完全预测,总体而言,农技的进展仍有迹可循,而且是循序渐进的,并非全是偶然发生的现象。过去技术发展的经验累积,是未来新农业革命的基础。
农业新科技是一种整合型科技,是整合其他技术应用于节能减排、绿色循环、健康生命、无毒环保等有关的产品开发,或技术平台设立。农业与其他关联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而其他产业发展的知识都可以应用在农业方面的发展,所以在发展利益的基础上,考虑现有技术经验或科学知识领域能支援的项目,如此开发成功的概率也较高,不必一味追随市场潮流。
(六) 知识产权
农业知识型产业与其他产业一样,其生产的产品,无论一粒种子,一项改良技术,一个微生物菌种等的价值与数量,乃取决于市场的专属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是专业生产者的重要诱因,也是当今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企业策略发展之重点。
知识产权的管理与运用,也是知识经济下企业竞争的重要策略,任何研发创新为主要营运的内容,其专利权的保护更显重要。可透过各种形式的专利交易或授权行为,就可以成为企业收入之重要来源。
若知识只能在象牙塔内流传,而无法应用于产业或商品化,就不能称之为知识经济。运用国家资源所产生的研发成果,制度上应能允许特定对象去开发或将之商品化,有可能创造新的就业与产业机会,而造福人类。
只追求一时的公平,有可能导致个人缺乏诱因和动力去保护成果,是国家的损失与资源的浪费。短期内资源配置的图利特定对象,未必是长期全民福祉的损害,如从整体考量,农业科技并不只是提高农业的成长,更重要的是提升竞争力,进而全民共享福祉。
有关知识产权界定及相关执行措施的判定,其在不妨碍知识的流通下增进创造的诱因,是农业创新系统的重点。
第五节 台湾精致农业的成功范例
台湾精致农业成功的例子很多,不胜枚举,这里仅举几例。
一、 精致农业在金门
金门是台湾距大陆最近的岛屿,周围是大海,岛上没有工业污染,对发展精致农业非常有利。1995年,金门县制定了金门县安全农业发展7年计划,从1996年开始,用7年时间阶段性地发展金门的安全农业。这是金门跨进有机农业前的过渡期。
金门县以辅导安全农业示范户为主,以有机质肥料取代化学肥料,只允许使用低污染性农药并配合生物防治法对抗害虫。待示范农户种植出蔬果再进行检验,农药残留低于标准,才贴上安全蔬果标签,送到消费者眼前。
金门耕作面积小,安全农业迈向有机农业的转型,是金门农业最大的资产。首要目标是让人们拥有健康的身体,同时达到保护土地,让土壤慢慢复原,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最终是要种出健康、好吃又美观的蔬果,让金门安全蔬果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惟如此,金门蔬果才能创造市场竞争力,销售到台湾与大陆。经过7年的努力,金门发展安全农业的目标基本实现。
二、 推行SEW模式科学养猪
养猪业是台湾畜牧业的主力。依据2010年底台湾养猪户数据调查,台湾共饲养生猪615万头,年出栏890万头。养殖规模以存栏1 000头左右的中型养殖场(户)为主,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程度较高。
台湾的生猪育种水平很高,但由于受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仔猪的成活率并不高,每头母猪胎产活仔数平均为9.8头,年可提供商品猪约17头。主要原因是哺乳、保育阶段的死亡率较高。
台湾对新建猪场的审批要求非常严格。猪场设计方面,制定有规范的猪场建设标准,分娩舍和妊娠舍均采用高床养殖,保育舍除采用高床密闭饲养外,还需要全自动调控环境温度。
台湾养猪业很重视良种的引进和选育。选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瘦肉率和繁殖率。成立于1970年的台湾动物科技研究所,是主要从事生猪育种和性能测定的专业机构之一,其下属的动物资源组早在25年前就开始了种公猪的性能测定工作。台湾早期的性能测定工作与目前大陆模式差不多,从30千克体重测到110千克,但从1997年台湾发生大规模口蹄疫后,为了提高猪仔的成活率,台湾引进了国际通用的SEW养殖法。SEW是英文Segregated Early Weaning的缩写,意即“早期隔离式断奶”。他们推行SEW模式后,把参测种公猪在免疫力最高的14~17日龄就断奶,集中后统一进行消毒、防疫,待体重达标后再进行性能指标测定。
台湾对养猪设施非常重视。规模较大的猪场都基本实现了养殖自动化,猪场基本上都配有完备的饲料加工机械和运输机械,一般都会有几个圆柱形饲料仓,保证饲料加工的自动化操作,一个人控制就可以加工出所需的全部饲料。饲料从加工场所到猪舍靠管道自动输送。猪舍中也都采用自动饲喂系统,保育猪和肥育猪采用自动饲喂桶,饲料通过运输管道直接送入桶内。桶下面的开口高低和放出的饲料量均可以调节,猪采食下面圆盘中的饲料后,饲料又可从上面桶中漏下,保证食槽中总是有料。怀孕母猪采用装备有自动同步饲喂系统的个体限位栏,但由于台湾湿度大,饲料管道中容易发生饲料积存和霉变,因此采用了控制器下料口与接料管道分离的办法,下料口与接料管道间大约30厘米的距离,减少了饲料堵塞管道和发霉的机会。
台湾重视环境保护,制定了一系列畜产品公害防治法规。环保部门要行使对养猪场排污水污染度的监测,农政部门要帮助养猪场安装污水污物处理设备,养猪企业要承诺和恪守防治污染的责任。养猪场无公害、无污染、排水符合放流标准时,其活猪、种猪方可获准经营或出口。养猪企业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减少猪粪尿排出量:一是选择生长速度快、繁殖率高、饲料利用率高的猪品种;二是采用高消化率的饲料,利用植酸酶增加磷的消化率,采用多阶段饲料配方饲养生猪;三是利用沼气发酵除去粪水中大量的有机物;四是结合台湾气候特点推广水帘式猪舍降温。
台湾非常重视特色畜禽产品的开发工作。为了推出“风味特色肉”,专门用香草与中草药饲养“香草猪”,虽然价格较一般猪肉要高四到五成,在市场上仍是抢手货。台湾还大力支持地方良种选育,2004年对本地品种猪进行了生产性能测定与推广,台湾的地方猪种统称黑猪,有桃园猪、顶双溪猪、美浓猪和南屿猪。
台湾对畜产品安全的监管措施十分严格。从源头的投入品安全、生产管理到下游的畜产品卫生,全面严格把关,并建立了食品卫生安全逆向追溯机制。为了落实畜产品卫生安全管理措施,持续推进生产符合HACCP规范及ISO9000制度的畜产品,并强化CAS标志与有机农业认证。台湾对猪肉残留物质检验很严,凡上市或出口猪肉全部先进行检测,对相关违禁药物实施检查,超过标准予以罚款,还要追踪饲养管理污染过程,一查到底。
台湾的畜牧业研发支撑体系比较完备,主要由三方面力量组成:一是农业主管部门所属的科研机构。“台湾农委会所”属科研机构包括6个试验所、1个保育中心和9个改良场。试验所和保育中心主要从事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重点是优良品种选育、养殖技术研究。农业改良场既是科研机构又是技术推广部门,主要根据本地区畜牧生产特点和农民的实际需要从事品种改良示范与推广。二是相关的大专院校设立的科研机构。在台湾有9所院校设有畜产、农学等院系,主要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从事基础研究。三是社会团体所属的研究所。如财团法人台湾动物科技研究所等,是由一些非营利性基金会设立的研究机构,主要为畜牧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
三、 苗栗县大湖乡草莓进东莞
据《东莞日报》责任编辑熊小芬报道,2010年8月,东莞和苗栗签订合作意向书,双方将建立农业产业合作对接机制,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合作。ECFA生效后,两岸农业合作势必迎来新的时代。这一协议,也更利于台湾农业资本进入东莞。
草莓是苗栗县大湖乡的一种特产。台湾市场上一盒草莓臻果价格高达180元新台币。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都是台湾的草莓季节,其中尤以苗栗县大湖乡的活动最多。在草莓采摘季节,不少农场都向游客开放。每年12月,大湖乡都举行“草莓文化节”活动,不过草莓的收成黄金季节却在一月。届时来个台中之旅,都可摘到当红阿莓,还可顺道了解台湾的草莓文化。
大湖乡不但草莓农场多,种植草莓的历史亦相当悠久。早在1958年就开始种植草莓,至今草莓产品冠绝全台湾,栽种面积达四百多公顷。走在大湖乡,看见一个接一个的草莓园,不少都提供参观及摘草莓活动,湾潭玫瑰园是其中之一,也是当地少数采用高架种植法的草莓园。高架种植法的好处是干净、少虫害,采摘起来也较方便;而以二、三月出产的最大及最甜,由于每棵草莓都分成三期生长,摘草莓时只摘熟的,以免损害到其他草莓。
来到草莓之乡,不可不了解当地的草莓文化。在大湖酒庄内就设有一个草莓文化馆,介绍大湖乡种植草莓的经过和发展。想买草莓产品,就要到最底层的商店,那里有大量草莓及制品售卖,包括草莓糖、草莓沐浴露、草莓酱,甚至连草莓香肠都有。文化馆的另一边,则是以旧式谷仓改成的品酒中心,主要售卖酒庄的出品,当中最受欢迎的“湖莓恋”、“典藏情莓”及“草莓淡酒”,买回品尝格外有趣。
经计算,每分地的草莓的全年净利润至少10万元新台币,大湖乡草莓年产值达10亿元新台币。此外,带动发展起来的休闲观光产业,也有超过10亿元新台币的产值。小小草莓,一年产值可超过20亿元新台币。这就是台湾“草莓之乡”——苗栗县大湖乡精致农业的魅力。大湖乡的利润公式并不神秘。当地农会从一颗草莓,衍生出草莓果冻、草莓醋、草莓酒等2000余种产品,从而使农产品利润剧增。
仅草莓一年就带来20多亿元新台币的产值,这就是精致农业的魅力。
过去,除了草莓的采摘季节,很少有游客上门。如今,每到草莓采摘的季节,台中、台南等地的私家车便蜂拥而至。由此带动了当地的住宿、温泉、饮食等消费。
大湖乡只是台湾精致农业的一个缩影。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台湾开始提出精致农业理念,短短20年时间,精致农业在全岛开花。
东莞引进台湾精致农业,大湖乡的草莓定会在东莞大放光彩。
四、 闽台合作成功范例——东山鲍鱼销往台湾
据《中国渔业报》谢汉杰、徐维彬报道,2007年5月16日,福建省东山岛生产的6吨价值18.6万美元的“东山鲍鱼”产品销往台湾。据了解,这是东山岛57年以来销 往台湾的第一批“东山鲍鱼”,也是东山检验检疫局支持闽台农业合作的又一成功范例。
“东山鲍鱼”最早是1992年台湾水产界来东山投资养殖的,经过10多年闽台水产业界精诚合作,东山岛成了名副其实的“鲍鱼岛”。东山岛已成为大陆规模最大的鲍鱼生产基地。“东山鲍鱼”已被评为福建省“名牌农产品”,鲍鱼养殖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综合标准化示范区”。但是过去没有一只“东山鲍鱼”产品销往台湾。
2007年以来,东山检验检疫局热心引导扶持2家总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的鲍鱼养殖场,分别获取注册和备案资格,努力促成首批“东山鲍鱼”销台。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