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肥信息》
版面目录
中国化肥信息 2018/08/15

     笔者经常听到农户反映庄稼施肥后生长不快,效果不显著,有时还出现伤根、烧苗、生长停滞等负面作用,除去小厂家的产品外,大品牌产品效果也一般,农户抱怨经销商卖假货,经销商埋怨农户刁难,双方偶尔还闹些不愉快矛盾。实际上在农业生产中虽然肥料在增产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肥力还因各种因素影响其发挥效能。笔者在这里仅就影响肥料利用的因素抛砖引玉简单谈一谈。

在我们施用肥料的过程中,影响肥料最终利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了肥料自身特性、施用过程、作物自身状况以及环境条件等几大方面的因素,不管哪一方面如果有偏差,都会影响肥料的利用率,甚至导致作物因施肥而出现问题。正如水桶的短板原理一样,重视每一个小的因素才能做到科学、合理施肥的目的。

1.肥料品种的差异。单质肥料中,不同形态的肥料,适合的作物、施肥时间等也不同;例如硝态氮由于含有硝酸根,故不能用在水田施用,原因是NO3-在水中很容易变成NO2-亚硝酸盐,对植物、土壤和人都有害。此外,硝态氮也不是适用于任何旱田,最好别用在砂土中,原因是硝态氮带负电荷,不容易被土壤胶体吸附,很容易被淋失。所以硝态氮建议使用在壤土或者粘土旱田中,施用时间以秋冬季节效果更好;氯化钾适合于水田以及注重纤维的作物,而硫酸钾对有关淀粉、糖度等的作物效果更佳;对于烟草、葱蒜等富含芳香物质的作物,碳铵效果就比尿素更加适合。原料不同的复合(复混)肥料,其适用作物、使用时间也存在较大差异。

2.肥料品质的差异。不同产地、不同原料(甚至不同批次的原料)、不同生产工艺的肥料,纯度不同,杂质含量各异,其使用效果也存在很大差异。例如农业生产中经常出现过磷酸钙烧苗往往是因为其中游离酸、三氯乙醛和三氯乙酸等含量过多引起;部分工厂生产的尿素中缩二脲超标引发的烧叶伤苗;部分工厂生产的磷酸二氢钾在果实幼果期使用会导致果皮产生疤痕,而有些磷酸二氢钾却不会等等。这些都是因为肥料品质因素造成的。

3.商品肥料质量差异。这包括了肥料外观形态、含量、重量、成份等方面。如粉状肥料相比颗粒状肥料使用不当更容易伤叶;缓控释肥工艺缺陷引起养份释放问题;含量重量差异的导致农民用量与计划不一等。在肥料生产门槛低,监管存在不足、不到位或过度“关心”的情况下,有些商品肥在这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使用效果。

4.施肥品种、配方的选择。不同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养份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使用前,应根据肥料性能、作物需肥要求、生产管理模式去选择肥料。例如多数作物在苗期对磷的要求较高,后期对钾的需求更大,因此磷肥、平衡性复合肥更适宜于底肥;水溶性肥料、高钾型复合肥适宜于后期做追肥;在作物即将进入生殖生长前应停用高氮肥料改用磷钾比例略高的肥料等。还有些农民不注重中微量元素的补充,偏重氮磷钾,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作物自身抗逆性降低,并进一步造成了土壤、地下水的污染等问题。这是施肥时的第一步,如果选错了肥料,怎能施用出好的效果来?

5.施肥时间。作物和人一样,“一日三餐”需定时定量,按时补充营养,很多农户现在耍的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见满枝的病虫不打药,叶片不黄不施肥;要不就是行情好时三天一浇五天一灌的追肥,农产品不赚钱或者以外出务工为主的,不分时间看邻居们施肥或打药,他也急急忙忙施肥打药,至于效果怎么样,那就不管了,因为请一天假回家干活耽误的工钱差不多顶一亩地的收入了;还有的是早早迟迟施肥追求个“大而全”,啥都加起一起施用。凡事都应有得个“度”,讲究合理施肥、科学种植才行;再如钙肥,因其吸收传输慢,应该在需求高峰前及时补充施用,否则容易出现缺钙症状;在夏季高温时间,作物施肥打药要避开高温高湿直晒的时间,尽量选择在早上、傍晚时进行,否则容易产生药害和烧苗等肥害。因此应该在打好底肥的基础上,依据作物的生长需求及时、适当的追肥才能充分发挥肥效。

6.施肥方式。这个意思是怎样把肥料提供给作物,便于作物吸收利用。生产中常见的有:地表撒施、兑水施用、埋施、冲水漫灌、膜下滴灌和叶面喷灌等方式。最好的方式是膜下滴灌和埋入土壤中覆盖,撒施效果最差!可偏偏多数农户嫌麻烦就喜欢趁着浇水或下雨时撒施,殊不知这样往往会造成肥料施用的不均匀。现在看到些厂家资料上介绍其水溶性肥料产品利用率近60-80%(真有这么高?值得怀疑),应该是通过滴灌、埋施等实现的,想想碳铵地表撒施可能仅仅百分之几的利用率,有些厂商过分强调叶面追肥的效果,也是个“忽悠”,因为叶面追肥适合于作物生长高峰期,根系、传输系统无法及时提供足够养份,以及适当快速补充中微量元素时使用。现在有枝干注射养分的方式效果也不错,例如葡萄上就经常在枝干上注射铁剂,用以致礼葡萄的黄化病,这种方式便于养分的调控 。

7.施肥位置。分为地下地上两部份。植株根茎处往往是主根系,吸收能力有限,如果施肥位置过于远在根系少或根系以外的地方,则很难被作物吸收。对于不同的作物,应根据其不同生长阶段的根系分布特征确定施肥位置,以便于作物吸收。同时,也应根据所施用肥料种类来确定肥料在植株根系的施肥位置。例如:果树一般视树体大小在离树干30-50cm外或树冠投影边缘,确定一个环形带作为最佳施肥范围来施肥,在这个环形带内还可再确定穴施、条施、放射性沟施等,而磷肥则在这个环形带内集中在根系密集处施用效果较好。施肥位置离植株过近,还容易导致烧苗、损伤树茎。至于施肥深度,应依据作物种类确定,地表一下5-40cm范围为佳。对于通过地上部份补充养份来说,首先是叶背利用比叶面好;健壮叶片比老叶利用得好;其次,不同养份,在植株不同部位效果不一,如补容易转移的元素老叶要重点喷施,还不易出问题。现在有些园林大树及果树在使用树干、粗根浸泡或注射施肥,效果也很好。 

8.施肥数量。要根据土壤、作物生长情况、产量(包含根、茎、叶、花和果实)等因素确定底肥用量,追肥时还应考虑底肥情况、施肥间隔期来确定追肥的数量。盲目数量的施肥,不是导致作物脱肥早衰,就是引起作物徒长和肥料及人工的浪费。 

9.肥料混合施用的因素。关于肥料的混合施用,应考虑肥料混合后是否会引起肥料挥发、固化等因素。例如酸碱度是否一致、是否发生反应、是否产生拮抗作用;大多数时候钙肥应该单独施用,避免影响钙和其它养份的利用等;磷酸盐容易和铁、锰等产生结合影响磷和微量元素的利用;有时有些肥料混合后会产生吸湿现象,也会影响肥料的使用和利用。 

10.作物种类和品种。不同作物、同种作物不同品种、相同作物相同品种不同的生长时期都对肥料养份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一概而论的施肥,既不能满足需求,也易产生脱肥问题。例如豆科作物和瓜类作物及不同生长阶段需氮差异极大;同种作物不同品种其长势有时区别很大,对养分的需求也差异巨大,因此应该根据其特性施肥。 

11.作物生长情况。作物生长中,长势并不相同,有苗期的、中后期的,有健壮的、徒长的,有长势极差甚至早衰的,有生病的、虫害侵袭的。在是否施肥时也应充分考虑作物生长状况来确定如何是施肥、施多少肥、施什么肥。特别应该注意作物根系生长状况,这点很容易忽视!因其生长状况不同对养分的吸收能力差异较大,有时根系较差,施肥过多反而加剧损伤根系,导致越施肥作物越是不长甚至萎缩的情况。 

12.土壤情况。包括土质的差异,如沙壤土、粘土保水保肥能力差异极大,引起土壤中养分出现容量差异;土壤养份差异,如页岩风化土、砂土中有机质和部分中微量元素缺乏,而冲积平原土壤富含有机质对肥料浓度高缓冲能力强;土壤PH值差异,直接引起作物养分吸收障碍,如有些土壤盐碱度和PH值较高,铁、锌、钼等无法被吸收利用,生产中还应注意氯离子危害;而PH值较低的土壤;PH值的高低还影响同期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吸收;有些土壤连作时间过长,土壤中重金属、有害物质、病虫菌积累过多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应该合理换茬并配套施用微生物肥料效果才好;旱地和水田差异更大,例如在水田中,硝铵、硝酸磷肥等硝酸根容易发生反硝化作用,生产对作物和土壤有害的亚硝酸盐。 

13.水分因素。这各因素中包含了土壤湿度、空气湿度、降水等,施入土壤中或叶面的养份受水分因素影响很大,如影响施肥浓度、肥料的释放速度、肥料理化性质的转变、肥料的流失等等。例如:受技术、工艺水平影响,现在很多控释肥实际上对水分要求较高,并不一定如厂商说描绘的释放完全不受水分影响,何况普通复合肥?再如在过于干旱的情况下,硼不易被吸收,在过涝时,铁不易吸收;雨季施肥时因方式方法的缺陷加剧肥料的流失。因此水分也是影响肥料利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14.温度因素。一方面,温度的差异不仅会影响根系对养份的吸收,也会因气孔的开闭影响对叶面补充养份的吸收。例如春季低温时,作物对根系钙、镁的吸收很差,常常引起植株出现缺钙缺镁的症状;高温时养分吸收得较好易出现植株徒长。另一方面,温度的变化对肥料的理化性质也有很大影响,高温时流失得多,例如碳铵在高温时挥发得更多。在大棚中,温度过高时经常产生肥害,因此需要注意通风降温,排除多余有害成份。

15.光照因素。这点往往不太引起农民的注意,因为光照强烈时一般温度很高,都把原因归结到温度因素上去了。但在农药上,这点强调得多,光照不仅对肥料的理化性质有很大影响,同时光照对植株对养份的吸收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强烈光照条件下,植株对锌的影响极大,有时在生姜上可以看到白叶,这也是因为生姜对锌、铁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出现问题才发生的;茶叶在强光下也会出现养份吸收问题。在施用叶面肥时,因强光对叶片气孔的影响而影响肥料的吸收。强光往往伴随高温而引起植株失水过多,甚至导致肥害的发生。

16. 田间小环境。农民通常关心肥料品质、含量、大元素搭配等,而常常忽视环境因素,比如田间小环境。有一种小环境是农民自己弄出来的——播种过量。先是长出一批弱苗,后来又因为密度大,引起光照不足的问题。密度太大,光照相对不足,光合效率低下,肥料利用率也就低下,无论你用什么肥,都不会有好收成。温、光、气、水,说的是农田小环境,然后才说“肥”。 温、光、气、水不理想,就是“小逆境”了。“小逆境”天天有,是一种常态。所以要肥效如何如何,先要有壮苗,然后还要帮助作物抗逆,减少逆境伤害,才有肥效的最大化。

除此之外,人为及机械施肥因素也会导致肥料的撒布不均、大气流动引起叶面施肥喷施不均、种植设施的缺陷等等都容易干扰影响肥料的利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