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肥信息》
版面目录
中国化肥信息 2018/12/15

“弹指一挥间,一晃四十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四十年只不过是一瞬间,但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却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化肥行业也得到了巨大发展。
 国之大计,莫过于粮食安全,这是民生之本。化肥被称为粮食的“粮食”,化肥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为46.4%。1978年,我国的化肥产量不过869.3万吨,化肥施用量也只有884万吨,当年的粮食产量为30477万吨,人均粮食拥有量只有316.6公斤。到2017年,我国化肥产量已达6065.2万吨,比1978年增长597.7%;粮食产量为61791万吨,比1978年增长102.7%;人均粮食拥有量达到446公斤,比1978年增长40.9%。化肥行业的大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氮肥篇

 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氮肥工业底子薄弱,全国只有5个氮肥生产厂,氮肥年产量仅6000吨左右(折纯,下同)。为了满足粮食生产对化肥的需求,我国氮肥工业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实现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惊人的业绩。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氮肥工业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跨越。1991年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氮肥生产国;2003年实现产品净出口;2007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2015年产量达到历史最高值4791万吨,占世界总量的38%;2017年合成氨、氮肥和尿素产量分别达到5629.8万吨、3820.5万吨和5337.1万吨(实物)。
 上世纪50年代初,采用引进技术,我国在吉林、太原、兰州建设了3个中型氮肥厂;1958年,原化工部安排建设省级、专区级、县级氮肥厂和小氮肥示范厂的任务,示范厂采用自主开发技术,从而开启了我国氮肥工业创新发展的历程。在消化吸收国外援建的中型氮肥厂的基础上,我国上世纪60年代初,建设了多套小型和中型氮肥装置。到1979年,全国共建成了1533个小氮肥企业。中小氮肥成为这一时期氮肥行业发展的主力军。
  随后,我国开始发展大氮肥。1973~1979年,我国引进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13套大型合成氨、尿素装置,以天然气或石脑油为原料,分别在四川、云南、黑龙江、辽宁、江苏、湖南、湖北等地建设;随后又引进了3套以渣油为原料和1套以煤为原料的大型装置。这些装置的规模均为年产30万吨合成氨、48万吨或52万吨尿素(复合肥)。装置的大型化迅速提高了我国氮肥工业的技术水平和高浓度尿素的比例。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我国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政府贷款建设了一批大中型氮肥装置,并对中小氮肥厂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建设了以天然气、煤和渣油为原料的合江、渭河、内蒙古等12套大氮肥装置;并对8套中氮肥进行了技术改造;同时实施了“20亿”“45亿”专项对中小氮肥进行技术改造和品种结构调整,建设了120多套小尿素装置,使我国氮肥自给率迅速提升。
  上世纪90年代末期,是化肥工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进行老厂技术改造与产品结构调整,大型氮肥厂主要进行增产10%~20%的技术改造;中型氮肥厂主要进行节能挖潜、淘汰落后工艺等技术改造;小氮肥主要是小尿素的“4改6”“6改10”等。通过调整,小氮肥的数量减少到1998年的612家,平均规模达到了3万吨氨/年,部分中小型厂也达到大氮肥规模,碳铵的产量比例由历史最高的60%下降为30%,尿素逐步实现了自给。
  2000年以来,我国氮肥工业进入了结构调整和优化发展时期。以示范项目为先导,氮肥工业开展了大规模的原料结构和动力结构调整。在国产化水煤浆和粉煤气化技术及大型合成氨成套国产化技术取得突破后,一批具备实力的企业建成了大型洁净煤气化合成氨装置,显著地提高了氮肥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此外,氮肥行业贯彻“坚持化肥、走出化肥”的发展思路,发展了甲醇醋酸等碳一化工、多元醇、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多种产品,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部分企业发展壮大成为以煤气化为龙头的综合性化工基地。

磷肥篇

 1978年我国磷肥产量只有103.1万吨,其中低浓度磷肥占98.3%,高浓度磷复肥(DAP)只占1.7%;销售收入2.19亿元,利润只有1824万元。
 改革开放后,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磷肥工业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磷肥行业坚持自力更生和引进技术并举,先后投资500多亿元,推动了我国高浓度磷复肥的快速发展,高浓度磷复肥从大量依靠进口到自给自足,我国也因此成为磷肥产量居世界首位的磷肥大国。
 2001年~2010年是我国高浓度磷复肥发展最快的时期,年产量从300万吨一跃增到1300万吨。2005年,我国磷肥产量开始跃居到世界第一位。从2007年起,我国实现了磷肥的自给有余,从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每年为国家节省外汇近10亿美元。2017年,中国磷复肥行业累计生产磷肥1640万吨,高浓度磷复肥产量1535万吨,稳定保持全球生产总量第一。
 据中国磷肥工业协会原理事长林乐介绍,1978年以前,我国磷肥工业的基础相当薄弱,不仅缺乏相关的设备和技术,人才也十分匮乏,普钙一直是我国磷肥的主打产品。改革开放以后,当时的化工部立即组织考察团前往美国等西方国家,对磷、硫、钾矿和复合肥料进行了专题调研,确定了我国磷肥工业实行自主开发和引进技术并举的方针,以及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资金、技术,加快发展我国高浓度磷复肥的战略。
 我国磷矿资源的特点是以中低品位矿为主,杂质含量高,而从国外引进的装置必须以优质磷矿为原料。为了直接利用大量的中品位磷矿做原料,降低投资和生产成本,加快发展速度,原化工部化肥司磷肥硫酸处组织四川大学、银山磷肥厂和南化设计院产学研结合,联合攻关,自主开发成功料浆法生产磷酸一铵的技术,并于1988年建成了年产3万吨的示范装置。随后,又在全国推广建设了80多套装置,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挖潜扩大产能,陆续建成了年产30万吨的大型单系列装置,大大加快了国内磷复肥的发展速度。1993年,山东临沂化工厂(红日化工前身)又成功研发出独创的硫基复合肥技术,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目前硫基复合肥已成为我国高浓度磷复肥中仅次于磷铵的一大主要品种。
 林乐表示,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同时,我国磷肥工业也很重视技术和装备的引进。从1980年开始,我国花了8亿多美元,陆续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少项目也在1990年后相继建成投产。引进装置在提高我国高浓度磷复肥生产技术、设备水平及调整产品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在消化、吸收、创新和引进技术国产化方面,也开展了大量成效卓著的工作,已能自主进行优化设计,自行生产大型装备,使项目投资减少了1/3以上;而且在磷酸精制、氟碘回收、磷石膏利用等方面都有重大的创新。我们还走出去进行技术出口,承包了不少国外大型磷复肥工程。
钾肥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氮磷钾肥产量都在迅速增长,但钾肥产量是增幅最大的。1978年我国钾肥产量只有区区2.1万吨,2017年产量跃升至599.7万吨,暴增284倍。经过40年开发建设,我国钾肥产业不断扩大,由完全依赖进口到目前自给率接近60%,大大提升了在国际钾肥市场的话语权,促进了我国的粮食生产。
 我国钾肥产量大幅提升,主要得力于技术创新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找钾工作有了很大发展。进入1985年,为了迅速改变中国严重缺钾状况,地质部专门安排了中国柴达木盆地西部和北部钾盐的普查项目,为日后钾盐资源的重大发现,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国家政策指引和各项科研资金支持下,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含钾硫酸镁亚型卤水制取硫酸钾”工艺 ,在新疆罗布泊盐湖建成120 万吨/年硫酸钾成套装置,使我国拥有了世界领先的利用硫酸盐型卤水制取硫酸钾的技术和产能世界第一的硫酸钾大型装置,该项目获得 2013 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青海盐湖股份公司自主研发了光卤石水采船、反浮选冷结晶、固体溶解转化等颠覆性技术,形成500万吨氯化钾、50万吨钾碱、40万吨硝酸钾、7.2万吨碳酸钾产能,建成中国最大钾工业基地,创立钾资源 “固液转化、驱动开采、贫富兼采、循环回收”的独特开发模式,资源保障由年产100万吨、服务30年提高到年产500万吨服务50年,无形中实现了新“盐湖”的再造。
 “我国目前已掌握世界上全部钾肥生产技术,钾盐综合利用率由最初的27%提升至80%以上。产品品位KCl含量由不足90%提高到98%。”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谢康民说。
 我国钾盐资源主要集中在青海和新疆,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我国钾盐钾肥工业的快速发展助力。经国务院批准的西部大开发十大工程之一盐湖集团百万吨氯化钾工程于2000年开建,2006年全面达产达标。此后,我国相继建成多个百万吨钾肥工程。
 在加大国内钾肥产量的同时,我国企业主动出击,积极“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当前世界钾盐含量约83亿吨,储量基础约180亿吨,资源总量达2500亿吨。但世界钾盐的分布很不均衡,绝大部分在北半球。中国的探明储量不多,折成氧化钾为8291.6万吨,约占世界的1%。不管从资源禀赋、利用价值还是开发环境,钾肥对中国来说都是稀缺资源。
 据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蕴藏着丰富钾盐资源,约占世界钾盐资源探明总储量的51.1%,是全球主要钾盐生产区,也是未来中国钾盐主要进口来源地。自2008年以来,我国境外钾资源开发在北美、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区约有30多个项目,预测钾盐资源超百亿吨氯化钾,为国家钾资源战略储备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化肥行业成绩卓著。但今后将面临更大的挑战。2015年,我国提出“化肥零增长”目标,意味着化肥行业扩产能、扩产量时代已成为过去式,企业转型势在必行,要向质量型发展,由化肥大国变为化肥强国。为此,化肥行业要在企业规模适度、技术水平提升、产品品种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全面发力。
 一是以化解过剩产能为重点,着力优化产业结构。近几年,化肥行业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合成氨、尿素总年产能连续两年呈下降趋势,分别退出合成氨年产能695万吨和尿素年产能813万吨。但目前仍有400多万吨氮肥年产能处于停产状态,优质产能占比不足40%,总产能利用率低于80%。我国氮肥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南提出,“十三五”期间淘汰合成氨年产能不少于1000万吨,尿素年产能1300万吨。同时严格控制新增产能。
 二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大力调整产品结构。目前我国化肥利用率在38%左右,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亩均化肥用量21.9千克,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多。农业部要求,从2015年起,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平均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以上,力争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达到40%以上,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积增加8000万亩。实现以上目标,根本出路在于大力推广高效新型肥料和液体肥料、调整化肥产品结构、提高化肥利用率。
 三是以绿色发展为先导,促进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化肥企业要加大节能降耗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和推广,积极参与能效领跑者活动;严格执行节能、节水、三废排放标准,通过标准倒逼企业节能减排工作。
 氮肥行业的节能环保要重点解决锅炉烟气中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问题,尿素造粒尾气中颗粒物、氨气排放浓度高的问题,以及煤气洗涤冷却水系统和工艺废气排放中VOCs排放问题等。磷复肥行业重点处理好磷石膏等环保问题。
 四是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新需求为目标,努力提高农化服务质量。在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农业发展将实现第二次飞跃。这给化肥行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要由生产型企业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变,重点发展适合测土配方施肥要求的肥料产品,以及适合农业节水需求的水溶肥、液体肥,满足农业绿色发展需求,维护环境安全。同时要创新农化服务模式,建立相互协作的、专业化的农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科技含量,为农户提供从全产业链服务。
 五是借力“一带一路”,加快“走出去”步伐,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随着我国氮肥生产原料结构的调整,企业大型化、集约化的加快,氮肥生产成本将会进一步降低,这将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赢得主动。我国磷复肥工业形成了独有的产业配套优势,特别是伴随复合肥发展的农化服务已成体系,这正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发展的短板,国内企业应认真调研,采取横向联合协作,带动技术、装备、服务“走出去”,拓宽合作领域。加大对境外钾肥基地的支持力度,形成双翼协同保障我国钾肥的稳定供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