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粮价持续上涨,国内玉米、小麦却大跌,粮价低迷元凶已找到
发布时间:2021-07-26 00:00:00
来源:尿素网
01、粮食下跌元凶已找到
今年的粮商有多惨,相信只有业内人士才懂。往年一本万利的粮食市场,今年很多人亏损惨重。按理说,每年青黄不接期时,因市场余粮减少,三大主粮行情必然会迎来一波上涨。
然而今年却成了例外,三大主粮到了青黄不接期时一直涨不起来,如小麦今年3-4月份一直在1.25元左右徘徊,而如今稻谷、玉米又迎来青黄不接期,但行情却开启了下跌通道,可谓是一跌再跌。
去年我国粮价大涨40%以上,3大主粮刚上市后行情就迎来了猛涨,因此去年粮商的采购成本较高,本想着今年能够再涨一波,谁知价格却一跌再跌。
尤其是玉米、稻谷粮商亏损更大。就拿稻谷来说,去年晚籼稻刚上市时1.4元一斤,但如今民间已跌至1.25-1.3元,经过了大半年的存储,其建库成本大大增加,结果粮商平均亏损了0.15元/斤。玉米也是如此,东北玉米跌破1.3元,但建库成本在1.37-1.4元左右,粮商们亏损了0.1元/斤,很多人不愿意贩卖。
实际上,今年国际粮食却迎来了一波大涨,截止5月底,粮价迎来了12个月连涨,年内粮价累计涨了43%以上,特别是玉米、小麦、大豆涨幅最大。
为何国际粮价持续上涨,国内粮价接连下跌?专家表示,如今粮价下跌的元凶已找到,主因是进口打破历史记录。
从海关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了8436.3万吨粮食,而去年同期才不过进口了5893.8万吨,同比大涨43.1%。要知道去年粮食进口量也创造了历史,相比2019年高出3000多万吨,本以为今年不会再这么疯狂,谁知进口量更猛。也正是如此庞大的进口量,从而调控了我国粮价,避免其继续上涨。
从数据来看,6月份进口1072万吨大豆,高出5月份的961万吨,1-6月份进口了4895.5万吨,同比去年上涨8.7%。而因大豆的进口量增加,再加上饲料的消费需求降低,国内大豆行情下滑,预计下半年的进口量或会下滑。
02、19万吨进口玉米拍卖
近期玉米行情可谓是低迷一片,黑龙江已跌破1.3元,吉林、辽宁、内蒙也已探底1.3元左右,山东地区也已陆续跌破1.4元。当然,这还是企业的挂牌价,民间行情还要更低,对贸易商而言,如今的玉米行情可谓是灾难一场。
目前东北雨水较多,运费有所上涨,不过贸易商的恐慌心态比较大,近期也积极出粮,生怕接下来继续低迷下去。华北地区行情偏稳,主要是因近日雨水明显加大,阻碍了玉米行情的进一步下跌。南方销区交易冷清,主要是进口到货量增多,市场供应充足。
第6轮进口拍卖到来,分别投放2.3万吨乌克兰玉米和17.4万吨美国玉米,预计随着19.7万吨进口玉米的拍卖,玉米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下跌。同时,上半年进口1530.2万吨玉米,相比去年大涨3倍,这也抑制玉米行情。
03、小麦继续下跌
近日小麦行情也开启了下跌模式,主产区多家粉企纷纷调低了收购价,如发达西区跌了0.7分,行情为1.278元/斤;华统面业跌了0.5分,行情为1.277元/斤;汤阴面粉跌了0.5分,行情为1.285元/斤;邯郸五得利跌了0.4分,行情为1.28元/斤;宿迁五得利跌了0.3分,行情为1.252元/斤。
如今各地的储备库进入收尾阶段,面企走货量也变得迟缓,而中大型企业陆续停机,面粉的消费需求不高,再加上气温高霉变风险大,因此企业收购量不多,且普遍压价收购。
至于接下来的小麦走势如何,恐怕不是太好,不过因企业收购成本高,麦价也不会跌太多。同时,上半年进口537万吨小麦,足以满足饲料小麦的需求,也抑制了麦价上涨,大家要小心。
04、稻谷行情
近期早籼稻行情还算可以,总体价格相比往年要高上一头,其中湿粮卖出了0.9元一斤,烘干后的稻谷卖出了1.28元左右,相比1.22元的托市价要高出很多。
要知道在往年,早稻行情普遍在托市价附近,很难上涨太多。从近日的临储拍卖就可看出,行情普遍低于1.2元一斤,这也能看出往年早稻价格一直不高。
不过早稻行情走高,市场上还有数量不少的陈稻谷,近期行情不是太好,民间已跌到了1.3元以下。因大米进入消费淡季,且口粮消费减淡,大米销量低迷,很难带动中晚籼稻上涨,粮商们最好尽快出售,留给大家的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