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加快磷化工产业升级 这些上市公司扮演重要角色
发布时间:2023-11-27 00:00:00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为全国第一磷化工大省和全国最大精细磷化工生产基地,湖北加快了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力度。近日,湖北省印发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化工产业实现营业收入力争过万亿元。

在刚举行的湖北省工业稳增长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江斌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年1—9月,湖北省化工行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提升至13.3%,力争2023年、2024年湖北化工行业增加值增速达到8%以上。

湖北推动化工产业提档升级政策加速推进,对于驱动产业链发展大有裨益,特别是磷化工领域有望受益。


上市公司担当重要角色

依据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数据,截至2022年5月,湖北省化肥、磷肥、精细磷酸盐等5种产品产量居全国第1位,磷化工规模占全国比重38.4%。

湖北省磷化工行业主要上市企业有兴发集团、湖北宜化、新洋丰等。受市场供需及产品价格影响,今年上半年多家磷化工企业业绩承压。进入三季度,随着秋季备肥以及行业去库的进行,部分上市公司业绩有所修复,单季利润环比改善。

第二季度,受复合肥销售季节性影响以及复合肥价格持续下行所致,新洋丰营收36.31亿元,同比下滑28.4%,环比下降17.8%。受此拖累,新洋丰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80.49亿元,同比下降16.30%;归母净利润6.90亿元,同比下降25.06%。

不过,秋冬需求支撑化肥需求温和反弹,新洋丰第三季度净利小幅增长,实现营业收入38.36亿元,同比增长44.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0亿元,同比增长6.89%。

受制于上半年主要产品尿素、磷酸二铵等市场价格持续下跌,湖北宜化前三季度营收137.03 亿元,同比减少15.26%;归母净利润3.90 亿元,同比减少81.87%。随着价格回升,湖北宜化经营业绩环比呈现上涨。第三季度实现营收46.07 亿元,同比下降8.87%,环比改善5.25%;实现归母净利润1.38 亿元,同比下降71.66%,环比改善326.37%。

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磷化工注册企业主要分布在湖北省,其次为云南、四川等城市。在此次的《实施方案》中,湖北提出,将依托磷化工龙头企业,打造宜荆荆世界级磷系新材料产业集群,力争省内前5家磷肥企业产能集中度达到70%以上,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

如在精细磷化工领域,以此为发展主线的兴发集团,得到湖北的点名支持。《实施方案》中指出,支持兴发集团发展电子级磷酸、硫酸、氢氟酸等高端电子化学品,巩固电子级磷酸质量全球领先,国内市占率超过80%,电子级硫酸质量全球先进,国内市占率超过20%。

同时,支持兴发集团牵头搭建湖北省磷化工供应链平台,形成磷产品价格信息中心、磷产品要素交易中心、磷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磷产品物流集散中心、磷化工金融服务中心、磷化工科技创新中心。


布局新能源契合升级需求

在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磷化工上市公司纷纷布局磷酸铁锂领域,这也契合了政府进行产业升级的需求。记者注意到,在《实施方案》列出的湖北省化工产业转型升级重点任务清单中,多个上市公司的相关项目位列其中。

在发展磷系新材料这一赛道上,湖北的总体目标是力争建成磷酸铁200万吨、磷酸铁锂150万吨产能,打造全国新能源锂电池正极材料及电解液重要生产基地。其中特别提到,支持云图控股、川发龙蟒等企业有序发展磷酸铁、磷酸铁锂、六氟磷酸锂等磷系新能源材料。

数据显示,湖北磷化产能规模占全国比重40%,其中松滋、宜都等地区磷化产能占全省总量80%。因此,上述地区吸引了不少湖北省外上市公司的布局,希望能以存量产业为基础实现向下游的有效延伸。

川发龙蟒曾在互动平台表示,累计拥有磷矿资源储量约1.3亿吨,今年上半年磷矿产量约83.06万吨,全部为自产自用。其中位于湖北襄阳的白竹磷矿采矿设计产能为100万吨/年,上半年磷矿产量26.99万吨。此外,川发龙蟒在湖北设有全资子公司,投资包括年产5万吨新能源材料磷酸铁、40万吨硫磺制酸等在内的多个项目。

在国内复合肥龙头企业史丹利的“南北布局”中,湖北是其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史丹利于去年6月与湖北宜化松滋肥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投资总计44.7亿元,打造新能源材料前驱体磷酸铁及配套项目。

湖北宜化还通过与宁德时代合作正极材料,加码新能源赛道。2021年底,湖北宜化与宁波邦普达成合作意向,宁波邦普是宁德时代的控股子公司,主要负责宁德时代的资源战略(镍、钴、锂、磷等)的布局落地和电池材料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双方合资企业邦普宜化拟建设30万吨/年磷酸铁及20万吨/年硫酸镍项目。

目前来看,多个项目进展顺利。10月31日,湖北宜化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邦普宜化新能源电池原材料项目、史丹利宜化磷酸铁及其配套原材料项目均在湖北省化工产业转型升级重点任务清单中。邦普宜化项目预计将于 2024年一季度试运行,投产后将会给公司培育新的业绩增长点。


多举并措治理磷石膏

磷化工产业的发展绕不开磷石膏的处理,磷石膏是湿法磷酸生产的主要副产物,其综合治理和利用仍是世界级难题。

据统计,全球磷石膏累计堆存量已超过60亿吨,我国累计堆存量达8.7亿吨,每年新增8000万吨。虽然我国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50%以上,但仍有大量磷石膏以未处理的状态在磷石膏库中堆存,是长江生态环保治理的“老大难”。

从全国范围来看,去年我国磷石膏产生量达7700万吨,其中湖北、云南、贵州、四川、安徽分别占储存总量的32.5%、28.6%、15.6%、7.8%和6.5%。

湖北对于磷石膏的处理一直不遗余力。在《实施方案》中,湖北提出,全力推进磷石膏无害化处理设施,建成3000万吨/年处理能力,确保到2025年底新产生的磷石膏全部实施无害化处理。扩大磷石膏在建筑材料、道路交通、水泥生产等方面的应用,确保到2025年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到65%以上。

多位湖北化工行业资深人士向记者介绍,磷石膏存量大,组成复杂、低附加值、技术不成熟等多因素成为导致磷石膏利用困难的重要原因。对于企业而言,在磷石膏综合利用产品生产上投资大,但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推广难度较大。

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磷氟产业副总裁虞云峰说,磷石膏利用必须双管齐下,依靠大量化与高值化协同,推进产业化。

目前,湖北磷化工企业正在积极探索磷石膏综合利用之路,将“中端提级”作为制胜市场的密码,通过科技研发和技改投入,以升级产品形态和技术含量。

如兴发集团投资3300万元建成30万吨/年磷石膏水洗装置,磷石膏水溶性氟、磷等杂质含量更低,pH值接近中性;邦普宜化正在建设350万吨/年磷石膏无害化处理装置,去除磷石膏中的有机质、降低水溶磷,pH值达6-9。

今年3月,湖北三峡实验室宣布两项磷化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启动,主要解决低品位磷矿高效利用、副产品磷石膏消纳问题。项目由三峡实验室组织,兴发集团牵头,联合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组成研究团队,与20余个国家、省部级研究平台共同研发。

末端应用也是磷石膏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湖北荆门市东宝工业园区,有一条长900米的路段,使用了掺量15%的磷石膏路基材料,这是将磷石膏路基材料应用于市政道路的一次尝试。此前,新洋丰已经研发出一款球状水泥缓凝剂,以磷石膏替代天然石膏,用于水泥缓凝剂。

目前,新洋丰投资8亿多元,在湖北荆门市、钟祥市、宜都市、四川雷波县等四大磷肥基地,都配套兴建了磷石膏建材制品生产线,每年可消化磷石膏550多万吨,其中宜都基地和雷波基地实现磷石膏100%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