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五期

       一、客观认识化肥工业的历史作用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氮肥工业(尤其是小氮肥工业)发展的60周年,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创新发展,加快新旧动能的转换,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习近平同志说:“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13亿人的大国,农业问题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容忽视的,今天我们农业丰收了,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吃不饱肚子的年代,更不要忘记自然灾害还会频繁发生,所以我觉得对于农业的重视、对于化肥的重视,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的动摇。”为此,我们必须坚定搞好化肥工业的信心,坚定为“三农”作好服务的决心。
 

       今年我们将一行业热点、难点、拓展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通道为主线,寻求行业发展新的奇迹,并把握发展机遇,聚焦环保安全、科技创新、资源环境约束的短板,研讨行业深化改革、绿色发展、产品升级、节能降耗、提质增效、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明确今年为“质量提升行动年”。


       二、清醒认识当前的形势
       中国用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27%的化肥,生产世界20%的农产品,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其中肥料在提高土地单产,尤其在人均耕地面积递减的情况下,起到了关键作用。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化肥第一生产大国(占31%)和最大的消费国(30%),国产化肥基本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同时还有能力出口国际市场。
 

       我国化肥施用过量和利用率不高,造成资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每年消费的化肥折纯量已突破5000万吨,居世界之首。化肥施用量的增加,直接造成资源、面源污染,间接加速了温室效应。

  

       以下四个方面的情况应引起进一步的关注:
       1、药肥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加剧,化肥行业面临着耕种面积减少、化肥实际利用率低下、化肥出口量下降等严峻形势;
      

       2、环保安全力度进一步强化,危化品的整顿搬迁、退城进园、园区整顿及规划力度加大;
 

       3、化肥价格目前已处于周期性的底部,但原料价格仍在波动、上扬。而且国外化肥新增产能正进入释放期,国内化肥出口将越发困难;
 

       4、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农业及粮食的影响较大。


       三、我省化肥工业及其产品开发情况
       近十年来我省化肥行业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许多企业加大研发力度,与科研院所进行合作或建立联盟,涌现了许多新型功能性肥料,开展卓有成效的农化服务和科学施肥的典型案例等。 如中盐红四方、司尔特、六国化工、淮化等企业在新型肥料和农化服务等方面均有长足的改变。“农业部生物有机肥创新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设在莱姆佳公司。茂施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树脂控释肥的出口企业,已批量出口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法国、美国、荷兰等发达国家。


        四、化肥工业应如何转型升级(由传统化工向绿色化工转型)
      (一)继续推进去产能工作。
       去年我省及全国淘汰了部分落后化肥产能,已提前三年实现了化肥零增长,但仍有新建装置出现,因此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更要继续加大对新建产能的控制力度。
 

      (二)进一步实现结构优化。
       控制传统肥料产量,积极开发肥料的新品种、新配方与农化服务的新方式,积极发展新型肥料。今年氮肥行业要大力做好增值肥料的生产和推广工作。
     

      (三)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推进技术进步,千方百计扩大企业技术创新的力度和渠道。改进和完善激励技术创新机制,着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加大企业技术革新和技术创新步伐。

  

       一是切实抓好产品结构调整。积极开发肥料的新品种、新配方与农化服务新方式,推进合成气、合成氨、尿素、甲醇等下游产品链的进一步完善,以合成气为原料,合理布局化工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二是进一步提升行业安全、环保治理水平。废气方面:要攻克锅炉烟气、造粒尾气等废气净化技术,实现废气超低排放,要加强脱碳溶液的回收,减少VOC排放;废水方面:要攻克碎煤化油灰分离、污水处理难题,优化煤气洗涤冷却水的降温除尘处理,防止酚、氨、氮、氰转移,要开发高含盐水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切实解决好磷石膏的安全处置和提高利用率,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下,加大研发创新和管理的力度。
 

     (四)加速结构调整中应力求实现“六个转型”。
       1、产品转型。我省化肥实物量已达到1300万吨,但仍停留在传统基础化肥层面,科技含量高的高效肥料、专用肥、水溶肥、有机肥、生物肥等却是短缺的。因此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不仅要提高供给产品数量,更在于优化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加速“一带一路”建设,使产品和企业能走出去,力争到2020年,使我省新型肥料的施用量占总体化肥使用量的比重从目前的不到10%提升到30%,氮肥、磷肥企业非肥料产品销售收入比重达到40%--50%。
 

       2、管理转型。今年是我省化肥行业“质量提升的行动管理年”。目前行业要从能源消耗、资金周转率及全员劳动生产率三个方面进行比较,认真开展对标活动。另一方面更要争当标杆(如安徽德邦化工纯碱、氯化铵的消耗,新桥硫铁矿的管理等)。其中金禾化工各车间严格实行“十项考核”管理指标等,值得借鉴和推广。
 
       3、技术转型。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一是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制约行业转型升级的重大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是:先进煤气化技术、高效低压合成大型化技术、新型肥料增效技术、生物质肥料生产技术、大型空分压缩机、大型磷矿浮选装置、精细磷酸盐加工技术、磷石膏预处理及化学法处理技术、难溶性钾资源利用技术等。二是完善节电措施。1、从压缩系统下功夫(该段电耗占总电耗65—70%)、机型合理匹配、余热利用等;2、采用先进节能技术(新型高速变换气脱硫塔技术、等温变换、醇烃化或醇烷化精制工艺技术、低压合成技术等);3、采用热功、热电制冷联产节电技术;4、机泵电机采用变频调速技术;5、系统优化节电技术(如机械通风冷却塔用水轮机技术)等。6、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争取供电市场化、加速企业发电直接交易,降低用电成本。三是组建一批引领行业技术创新的研发合作平台。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依托骨干企业凝聚产学研各方力量,形成有效的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四是培育一批创新型示范企业,率先形成‘坚持化肥、走出化肥’的特色产品结构,进一步推动智能制造系统在企业生产调度、能源管理、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安全环保、应急救援、质量追溯及电商物流等领域的应用。企业应认真抓好“两化融合”工作,力求实现管理信息化、生产智能化、市场多元化、经营网络化、企业品牌化。
 

       4、发展转型。积极从企业和园区两个层面采取具体措施,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严格执行节能减排标准;加大资源回收利用和废弃物综合利用力度,做好磷矿资源中氟、硅、镁、钙、碘等资源的回收利用以及磷石膏制高端石膏产品等;开发推广节能减排先进技术。重点是:节能型全循环尿素生产技术、化肥生产废水超低排放及气体深度净化技术、磷石膏无害化预处理及生产新型石膏建材产品技术、改进型磷石膏制硫酸技术、利用磷石膏和钾长石生产钾硅钙肥技术、硫酸低位热能回收技术、曼海姆法硫酸钾装置升级改造技术等,并辅助以行之有效的各种节电、节能技术措施。


       5、营销转型。一是鼓励化肥生产、流通企业联合建立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开展“互联网+农资”活动,提供农化服务信息、进行在线展示展销和推广。二是推动行业大数据应用。三是建立健全行业监督及产品追溯系统。四是建好智能工厂示范工程。五是加快大型化肥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六是认真定位出口业务,加强国际队伍人才建设。


       6、农化服务转型。一是加快转变经营理念。适应农业深化改革和集约发展的新要求,化肥企业经营理念必须从产品制造向服务制造转变。二是推进专业化农化服务体系建设。构建集测土配方施肥、套餐肥配送、科学施肥技术指导、农技知识咨询培训、示范推广及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农化服务网络体系。三是创新农化服务模式。推出现场配制、大户定制、大配方小调整等不同的商业服务模式,构建以化肥企业为主从供肥、施肥、植保到技术、研发、信息、培训,为农民提供全面配套专业化服务链条。
 化肥企业应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积极帮助周边农村做好农化服务和能源供应等,(做好人员培训,测土配肥、精准服务等),可以将部分乡镇打造成——都市生态农业,应突出“三生功能”,即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
     

       五、切实抓好当前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应作为实现化肥行业经济发展目标、破解难题的重大理论指导。
 

        如何带领全省化肥行业走出发展困境是协会的当务之急,我们认为,我省化肥行业必须加快三方面的转变:
       (1)要从发展基础化工、化肥原料向发展高端、新型化工、新型肥料的产品方向转变,减少化学肥料用量,增加有机肥和中微量主导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施用比重,到2020年使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应提高到40%。
 

       (2)要从以规模化、同质化入手发展初级化工产品向差异化、精细化方向转变,并切实加强品牌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不断增强并培育品牌的实力和活力,往高利润市场提升。
 

       (3)要从粗放型生产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化工生产方面转变。
 

       (4)合理做好区域及产业布局。积极协助省市政府及相关园区做好规划和产业布局,逐步形成:以合肥、滁州的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基地;阜阳、芜湖、淮南、淮北的煤化工、精细化工基地;安庆的石油化工和新型材料基地;亳州、蚌埠、宿州的新型肥料基地;铜陵、宣城的硫、磷化工和精细化工基地等。
 

      (5)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提升。努力实现“中国梦”、“振兴安徽”、“发展行业”之梦,树立好企业文化这面大旗引领航程。
 

       天时人事日相催,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十九大精神的鼓舞下,要坚持不懈地推动我省化肥工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以主动的作为、务实的作风再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将传统化工向绿色化工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推进。

Baidu
map